大美榆阳 :综合实力量质提升 绿色转型步伐铿锵

榆阳区,这颗镶嵌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塞上明珠,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通衢之地。70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明长城蜿蜒而过,划分出北部的广袤草滩与南部的雄浑丘陵。从春秋上郡到明代九边重镇,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碰撞,孕育出信天游的豪迈、剪纸的灵秀,以及"南塔北台"的壮美景观。近年来,榆阳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,抓纲带目、扬优聚势、补短强弱,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、新成效。 榆阳区岔河则乡 榆阳区古塔镇 无定河边交通四

神木:村集体经济“破茧成蝶”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—探访神木市“强村富民”的实践样本

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的交接地带,神木市,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,正描绘着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。曾经凭借煤炭资源崛起的工业重镇,近年来将目光投向广袤乡村,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“强村富民”的关键钥匙,成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在这里,众多村庄实现了从“空壳村”到“经济强村”的惊人蜕变,产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,乡村风貌焕然一新。 资源盘活:从“产业单一”到“经济强村”的华丽蜕变凌晨五点,神木市锦界镇黄土庙村的综合停车场已热闹非凡。货车司机们忙碌地装卸货物,嘈杂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。管理员熟练穿梭于车辆间,仔细核对每辆车的信息,眼神专注而坚定。“去年,这两个停车场为村集体带来了320万元收入,今年年初增设了充电桩,收入肯定再创新高!”村书记吴祥林难掩自豪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黄土庙村的

靖边:千年古城的新时代蜕变 科技创新引领全方位发展

陕西靖边,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千年边城,古称“夏州”“朔方”,见证了民族大融合、文化大交汇的辉煌往昔。它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带,不仅创造了“人进沙退”的生态奇迹,还是处于中国能源“金三角”核心地带的新兴能源之城。近年来,靖边县委、县政府积极作为,以新质生产力调整产业布局,大力推进“高端能化产业、优质高效农业、生态文明产业、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、全域文旅产业、现代物流产业”六大产业链发展。去年,靖边经济指标、营商环境评价、招商引资及其他综合排名稳居榆林市第一方阵,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,为草原与农耕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,打造特色旅游之城靖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,曾是边塞要地,秦、隋、明等朝代在此修筑长城,赫连勃勃、梁师都、李元昊在此建立国家政权,匈

招商引资、投资项目与营商环境协同共进 榆林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

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,榆林这座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城市,在招商引资、投资项目以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齐头并进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。丝博会搭台,招商引资结硕果作为区域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,丝博会向来备受瞩目,而榆林在其中扮演着积极且重要的角色。在第八届丝博会上,榆林市代表团喜讯频传,签约项目数量多达 50 余个,总投资额更是高达 600 多亿元。紧紧围绕榆林重点产业链精心谋划布局,聚焦于镁基新材料、“光储换用”绿电交通产业、榆林煤化乙醇醋酸下游产品等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。每一个项目的落地,都如同为榆林的产业版图嵌入了一颗璀璨的明珠,将有力地推动榆林能化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向更高水平优化升级,实现延链补链强链的目标,为榆林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新动能。不仅如此,

千年鱼河峁 耕读文化镇 ——榆阳区鱼河峁镇暨峁岔上乡村振兴社会发展调查报告

摘要: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,依托“太极鱼儿河”,锚定“塞上水乡”发展新理念,拓展榆阳南部“耕读文化研教基地”和“红色文化教研基地”的新格局,鱼河峁镇正以文化为魂、产业为翼,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让千年古镇在乡村振兴浪潮中再绽华彩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”的重要论断,并指出了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畅通城乡要素流动”和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”等科学路径。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,笔者对近年来包抓的鱼河峁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走访调查、实地踏勘,同时对鱼河峁镇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认真思索,梳理出工作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,形成鱼河峁镇暨峁岔上乡村振兴社会调

惠金义:黄土地儿子的故乡情

前不久,惠金义老师给我寄来他的著作《老骥耕耘录》,新华出版社出版,不时打开书看看,散发着油墨芳香。其书名“老骥”一词,谐音“老记”,寓意老记者。书中自选了81篇作品,36万多字,分为红色记忆、多彩人生、行旅寄怀、时代华章、真情隽永、建言献策6部分。主要是他退休后的创作,也有在职时的作品,大多为事件通讯、人物通讯,还有文学作品等。在书中,我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万千气象,领略着时代奋斗者的精神风貌。知道惠金义这个名字较早,读过他在报刊上的通讯报道,以及游记散文,而后又看过他的书籍,家中还收藏着《黄土地的骄傲》《情洒黄土地》两本,加之一些乡间的传闻,虽未见面,影响颇深。他出生在陕北清涧县李家塔镇惠家园则村,与我的老家店则沟镇相邻。认识惠金义老师,缘于我和本县几位文友收集整理清涧籍、外籍人写

电子杂志
更多 >>
陕北旅游
更多 >>